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积极应对经济金融危机,稳定就业局势,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国就业促进法》各项要求,决定于年在全国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 “就业援助系列活动”、 “春风行动系列活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为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促进各类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活动要求:各地要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日常免费就业服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需求特点,确定每一时期的重点工作和专项服务活动内容。在应届毕业生离校前,重点做好适合于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信息收集、组织企业进校园、召开专场招聘会、开展网络招聘等帮助毕业生求职的服务活动;在应届毕业生离校后,重点做好登记求职和登记失业毕业生的就业见习、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服务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等服务活动;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困难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人才服务机构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要加强配合,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并做好困难毕业生登记认定工作和就业援助工作。
.工作目标:一是使每一个新出现的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能够及时在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并得到就业援助;二是帮助登记的就业困难人员在时间内通过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或灵活就业等方式实现就业;三是每一个零就业家庭在时间内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四是帮助符合条件人员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
.活动要求:各地要在进一步加强日常就业援助工作的同时,更多地开发公益性岗位,并及时掌握本地区企业裁减人员的情况,将因企业关闭停产或裁员而失去工作的城镇新失业人员及时纳入服务范围。春节前,要依托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普遍开展一次入户家访活动,建立健全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登记认定制度和“一对一帮扶”援助制度。春节后,要重点结合本地区受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影响的具体情况,针对城镇新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和就业需求,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组织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创业服务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并在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专项服务活动。
.工作目标:一是新失去工作岗位后仍留在城市的农民工能够得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免费就业服务;二是准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可以得到免费、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并可以参加到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活动中;三是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工可以参加享受政策补贴的职业培训;四是组织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当地企业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实现转移就业。
.活动要求:各地要在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日常工作的同时,将因失去工作而返乡或流动的农民工,特别是其中的被农民,纳入重点服务对象范围,组织开展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和专项活动。春节前,重点做好新失去工作农民工的职业介绍服务工作,同时积极开展企业用工需求和返乡农民工就业需求摸查工作,为节后提供服务做好准备。春节后,要普遍免费发放“春风卡”,介绍主要输入地区用工需求形势、进城务工基本常识、注意事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民办职业中介机构的联系方式等,帮助农民工求职;要组织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促进其实现转移就业或返乡创业;要建立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就业信息沟通机制,为准备外出求职的农民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并通过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帮助农民有序外出就业;要通过当地企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吸纳等方式,帮助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就业援助周”活动。年月日至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共同组织各地统一开展“就业援助周”活动,通过开展入户家访掌握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制定计划开展“一对一”重点援助,切实帮助一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再就业,并落实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春风送岗位”活动。年月第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组织各地统一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组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有关社会团体的基层组织、服务机构,提前收集适合的就业岗位信息,建立全国范围的沟通平台,通过信息发布、召开专场招聘会、组织送岗下乡等方式,集中帮助一批进城务工妇女、青年等各类农民工实现转移就业。
.“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年月第周,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共同组织各地统一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对象,搭建民营企业与各类劳动者间的供需对接平台,帮助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
(一)各地要依托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省、市两级成立就业服务系列活动领导小组,确定分工和联系人,负责协调组织各部门、团体联合行动,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负责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的统一部署,各市(地)重点负责本地区系列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系列活动领导小组要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制定本地区系列活动总体工作方案,各市(地)系列活动领导小组要结合本地实际,从附件所列各项活动中选择确定本地区开展的具体活动,同时可以创设新的活动,并制定三个系列活动不同时期的具体实施计划,明确其中各个具体活动的实施时间、进度安排、工作目标要求、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形成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结果有评估检查的机制。
(三)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相关政策、资金,并指导所属就业服务机构重点负责“就业援助系列活动”和“春风行动系列活动”,配合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各级人事部门要指导所属人才服务机构,重点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各级教育部门要指导所属高校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重点组织开展在校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活动;各级工会组织要以就业困难人员、城镇新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组织开展相关就业服务活动;各级共青团组织要以高校毕业生和青年农民工为重点开展相关就业服务活动;各级妇联组织要以女大学生、失业或被妇女、返乡妇女和进城务工妇女为重点开展相关的就业服务活动;各级残联组织要指导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重点组织开展残疾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残疾人和零就业家庭中残疾人员的就业援助活动。鼓励民办职业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诚信、高效的职业中介服务。
(四)各级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残联组织要按照统一部署、分工合作、联合行动的原则,对于同一服务对象,主要通过联合行动的方式共同开展服务活动,形成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的联合工作机制。
(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就业促进法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关于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号)的有关,会同当地财政部门,将就业服务系列活动所需各项资金作为公共就业服务项目经费,统一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落实所涉及的各项政策补贴资金,资金及时到位。对于未纳入财政补助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暂按职业中介机构申领职业介绍补贴的申领职业介绍补贴。要加强对系列活动所需各项资金的管理。要对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职业中介机构按申请享受职业介绍补贴政策给予及时的指导帮助。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协调组织专门力量,抽调专人负责,对本地区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问效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确定至个工作任务重的城市,作为重点联系城市,对其系列活动开展情况给予重点指导和帮助。
(四)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加大对系列活动的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国家应对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稳定就业局势的重要部署、促进就业的社会经济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及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的具体措施。要加强社会导向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就业工作,互帮互助、共渡的良好氛围。
(五)各地要建立定期工作进展情况的工作制度。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系列活动领导小组于年月日前将领导小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年月日前本地区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的整体工作方案,以及本地区重点联系城市的具体工作计划,并按季度汇总各个系列活动的统计报表(附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组织要及时收集汇总本部门、本系统相关工作进展情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将共同建立相应的情况通报制度,并不定期对全国各主要城市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的实施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校企对接”活动。组织开展用人单位进校园送岗位、院校进企业送人才、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完善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就业的各项人事管理政策、户籍管理政策等,并加强对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的监督指导。
.“网络大招聘”活动。在每季度继续组织开展全国综合性、大规模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网络招聘”活动的基础上,深化网络服务功能,分行业、分专业地组织毕业生信息、岗位信息和相关政策信息,组织开展专业化的“网络大招聘”活动,保障信息质量,提高网络招聘成功率。
.“创业助我行”活动。组织开展校园内的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活动,培养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对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按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女大学生创业导师”活动。选择一批有实力、有经验的女企业家,与女大学生结对帮扶,提供就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实践场所,帮助一批高校女毕业生提前了解就业,转变择业观念,提高创业和就业技能,提升创业、就业的成功率。
.“残疾大学生就业对接服务”活动。广泛收集残疾大学生就业岗位信息,掌握普通高校和特教学院应届残疾大学毕业生基本情况,开展针对性就业前指导、岗位快递、专场招聘、特殊就业扶助等活动,帮助其实现就业,并为其稳定就业提供延伸专业服务和物质支持,以帮助其适应学校转向职业转换对接,保障机会均等,避免。
.“基层公共服务岗位推广”活动。根据本地区城乡基层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需要,重点开发一批城镇养老服务、医护服务和廉租房配套服务等公共社会服务岗位,以及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建设、扶贫开发、防灾减灾、社会管理等公共事业服务岗位,安排一批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困难毕业生上岗就业,并按落实相应扶持政策。
.“工作岗位见习”活动。进一步完善毕业生见习制度,积极组织企业等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和拓展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组织一批毕业生上岗见习,落实见习毕业生的基本生活补助资金来源,并结合本地实际适当延长见习时间,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毕业生。
.“帮您努力找工作”活动。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制度,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培训补贴、免费保存档案等相关扶持政策。对于就业困难毕业生,要及时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范围,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援助,并落实相应的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
“公益岗位助残就业”活动。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作用,通过重点开发社区服务业和社区残疾人事务工作等适合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公益岗位,帮助一户多残、零就业残疾家庭和重残无业等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实现就业,并落实岗位补贴政策。
“残疾人网络创业”活动。依托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技术系统、残疾人电子商务网络创业计划和盲人万人远程网络培训计划等业务平台,组织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参加免费培训,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帮助各类残疾人尤其是盲人在网络创业中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