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就业指导
  • 大学生就业从众心理与主体性就业指导
  •   老人被蟹钳伤身亡一些大学生就业喜欢“随大流”,而忽视了自身的实际特点和就业需求。对此,要提升主体性就业指导的精准性:针对学生内在的认知偏差进行科学指导;针对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从众心理给予精准指导;针对个别学在的严重就业依赖症给予专门指导,有效激发大学生就业的内生动力。

      【摘要】一些大学生就业喜欢“随大流”,而忽视了自身的实际特点和就业需求。对此,要提升主体性就业指导的精准性:针对学生内在的认知偏差进行科学指导;针对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从众心理给予精准指导;针对个别学在的严重就业依赖症给予专门指导,有效激发大学生就业的内生动力。

      当前,一些大学在就业从众心理,在就业时过度依赖他人的判断,盲目跟随大众的想法、模仿朋辈的决策,可能会使自身的就业选择呈现出一种非状态。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从众心理,促进大学生真正实现就业,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当务之急。

      大学生就业从众心理的表现:就业信息获取从众、就业地点选定从众、就业期望设定从众、就业岗位选择从众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人群行为的影响,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大众或多数人行为方式的心理状态,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大学生就业从众心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就业信息获取从众。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信息获取上存在明显的从众心理。大部分大学生习惯于从同学或者朋友等单一渠道获取就业信息。一味浏览重复的就业信息,必将影响就业方向,一些大学生由于身边的同学在某个就业平台获得了不错的就业信息,所以自己也将视野局限于此,而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更加丰富的就业信息。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的从众,会导致大学生就业视野狭隘,固化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就业地点选定从众。就业地点选定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就业地点的选定上,许多大学生愿意在发达地区、一线城市、大城市工作,很多毕业生也“随大流”,而忽视了自身的实际特点和就业需求。还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比较传统,只考虑学校所在地或“老家”的就业岗位,不考虑其他地区的工作,导致就业效果并不理想。

      就业期望设定从众。一些大学生对于就业没有任何危机感,还有的大学生看到有同学获得了不错的就业岗位,因而自身也有较高的就业期望:希望找到一个“好单位”,比如部门、国企或者“五百强”企业;希望工作单位兼具稳定的发展、保障性强的福利、良好的发展前景。过高的就业期望设定导致一些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处处碰壁”。

      就业岗位选择从众。在就业岗位选择上,大学毕业生更容易出现从众表现。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过分看重往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另一方面,一些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只考虑专业“对口”单位,如果不能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就业,哪怕有再合适的岗位也不愿意去。

      对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盲目性认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特点。在这样的下,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更加明显,一方面是企业用工难,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面对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外在,很多大学生不愿意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就业计划,出现宁愿待业也不愿“退而求其次”的局面,只能盲目跟随他人的就业想法采取就业行动。

      对朋辈就业发展现状的攀比性认知。大学生就业的从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与自身的攀比性认知有很大关联。无论是同寝室之间,还是同专业之间,在看到别人找到一份好工作时,个别大学生往往会参照别人的情况设定一个可能自己无法达到的就业目标。在这种对朋辈就业发展现状的攀比性认知影响下,个别大学生设定就业目标时更容易依赖他人的就业选择,加剧从众心理的不良影响。

      对就业主体能力的片面性认知。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从众心理,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对能力的片面性认知。部分大学生只注重知识学习,忽视了社会和发展所需能力的锻炼,自然也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个别大学生在就业决策时,容易形成对就业能力的片面性认知,过高或过低估量了自身的就业能力,未能对自身的就业能力形成科学而准确的认识。由于对能力的片面性认知,很多大学毕业生模仿他人的选择,有些大学毕业生本身就业能力不足却盲目自信,设置过高的就业期望;有些大学毕业生本身就业能力很强,但过度自卑,设置了过低的就业期望。

      大学生的主体性就业是指,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活动有充分的选择权、决定权和自主性。从引导大学生选择、就业、特色发展的角度来看,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性就业指导尤为必要。

      扩大主体性就业指导的覆盖面,学生主体性就业的意识。高校要从帮助学生形成就业观念,克服从众心理角度出发,将现有就业指导与培训时间前置,把主体性就业指导覆盖面扩大到大一大二学生,提前入手,提前预防学生可能存在的就业从众心理偏差。邀请校内外就业指导教师进行科学规范的就业指导与引导,普及就业创业的知识与方法、宣传就业创业的与政策、传递就业创业的信息与数据,增强学生在就业中的主体意识。在就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可以正确认识未来的就业形势,科学评判自己的就业倾向,树立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就业目标,最大程度上克服或者消除外在因素对自己就业选择和决策的干扰。

      提升主体性就业指导的精准性,激发学生主体性就业的内生动力。内生动力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目标的内在驱动力和支持力。一定的内生动力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础。然而,一些大学生出现的就业从众心理恰恰是他们内生动力缺失的表现,支持他们进行就业选择与决策更多的是外生动力,如家人亲戚、朋友同学的想法、观念、选择,由内而外的驱动力明显不足。然而,大学生在就业从众心理下所作出的选择本质上是一种被动非选择。这种被动非的选择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因此,要提升主体性就业指导的精准性,针对学生内在的认知偏差进行科学指导;针对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从众心理给予精准指导;针对个别学在的严重就业依赖症给予专门指导;针对学生就业时遇到的困惑及时有效指导,有效激发大学生就业的内生动力。

      创新主体性就业指导的方,培养学生主体性就业的实践能力。一些大学生因为就业实践能力不强,对自己难以形成真实客观的能力评估,因此在就业决策时容易“随大流”。目前,主体性就业指导在国内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并未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学生主体性就业的意识、培养大学生主体性就业的内在动力,能很好地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认知和健康的就业心理,进而促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体能动性,克服就业从众心理的不良影响。高校要树立主体性就业指导,持续创新主体性就业指导的方法和形式,将主体性就业指导作为重要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中。组合运用能够抓住大学生视觉焦点、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触发大学生情感共鸣、刺激大学生神经的就业指导内容和方法。

      ②任春娇:《第三部门参与机制:大学生就业的另一种径思考》,《高教研究》,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