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钱江晚报刊登了《今后,你会用日语参加高考吗》的报道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当天,就有热心读者湛先生打来电话,称儿子小湛正是小语种高考的受益者——因为英语成绩不理想,改考日语,结果提分明显,刚收到浙江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8月7日钱江晚报)
杭州人湛先生的儿子湛盛今年参加高考,但由于之前的英语成绩不太理想,在获悉高考外语不限定考英语,还可以选择日语等小语种后,从高二开始,便开始用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改学日语。
不过在孩子决定改学日语时,湛先生全家还是很纠结的。除了时间较短外,现在专门针对日语提供高考辅助的机构很少。湛先生全家的纠结,其实给我们的学校教育提了一个醒:高考,不能仅盯着考试方式怎样改,还要思考课程和教学如何与新高考衔接。
在高考还是大多孩子改变命运的最优选择时,高考的指挥棒效应不可能消失,要学校不围绕高考实施教育教学是不现实的。尽管考什么什么、学什么,这种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被深为诟病,但一味总感觉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针对围绕高考的“偏科突进”现象,“3+X”高考形式应运而生,虽然有“3+大综合”“小高考”“年度学考”诸多不同模式,但这一调整,终于使高考生的知识面不再受限,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扩展。可见,只要有针对性地改,教育弊病必然会越来越少。
在新高考试点已启航的今天,哪怕还存在“应试”“应考”的影子,学校还是可以考虑做些适当的性调整。
学校外语教学不能只抱着英语不放,要知道我们过去全面推学英语,就是因为英语是大语系、适用面广,其实与英语同属大语系的还有法语、俄语、波斯语等。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可能会有“东方不亮亮”的现象,以小湛改学外语为例,我们学校是不是可以在外语高考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因需而教呢?也许这会增加学校的师资、经济、课程编排等多方面的负担,但如果学校过分算这些小账,不肯多付出的话,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岂不只是说说而已的表面文章?
前不久,我的一名先前的学生,给我发来喜讯——他被南京艺术学院表演系录取了。他能被录取,有他父母多年来的“因材而育”,当然更有我们当地一所“特色高中”的功劳。这所高中,不只追求分数,每年还都以高中最低分数线录取“音乐”“美术”特长生培养。这些孩子凭文化成绩要想步入名校难上加难,然而走特长之却频频成功。特长生被青睐的情势下,学校是不是可以多开展一些“特长”教育呢?毕竟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的人才。
另外,对于“3+”组合的模式,学校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常见的组合模式,可以按照学生的“最优”,实行个性化组合,让学生的优得到最大化的扩放。 邓文圣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1
您的爆料已提交,我们将尽快审核,审核期间可能会与您取得联系。审核通过后将直接发布,谢谢您的支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