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用世界的语言讲好中国的故事?在上海,意大利语、希伯来语、梦到找不到回家的路波斯语等9个语种正在进入中小学课堂。昨天下午,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等15所中小学被授牌成为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学习计划项目实践。
2014年,上海市教委启动了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项目,并委托上海外国语大学具体实施。3年多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全力支持、和与各区中小学的通力协作下,现已在上海7个区的15所中小学开设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希伯来语、语、希腊语、泰国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9个语种课程18个教学班,约350名中小学生学习,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肯定和欢迎。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上海地区唯一一所以多语种人才培养享誉国内外的国家重点大学,已经为上海中小学非通用语种教学和科研提供巨大的学科与智力支持。“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学习计划项目实践”的建立将有助于该校进一步发挥非通用语师资团队、教学实践等培养和孵化,更好地探索在青少年学习阶段的研究与实践,为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上海市教委将携手上海外国语大学、各区教育局共同打造一支青少年非通用语种教育教师队伍,引进、编写一批青少年非通用语种教材,探索一套青少年非通用语种教法,完善青少年非通用语种的衔接教育,促进上海市中小学的国际理解与非通用语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和上海市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非通用语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