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首届新闻学期刊优秀论文颁 十篇获论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占三篇
  •   8月19日,在郑州举行的中国新闻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上,首届新闻学期刊优秀论文颁礼举行。本次评选活动共有10篇论文获,其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旦教授、张涛甫教授、郑雯博士等人撰写的3篇论文获评首届新闻学期刊优秀论文。

      此项评选活动由国内新闻学界四大学术期刊《新闻与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新闻大学》和《与社会学刊》共同发起,“旨在为面临挑战的新闻学界提供学术研究的样板,促进新闻学科的发展。”由《新闻与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新闻大学》《与社会学刊》五家学术期刊分别推荐优秀论文候选,邀请第三方的国际中华学会组织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2016年度的十佳优秀论文。

      在此次获榜单中,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者撰写的论文占有3席,分别是黄旦撰写的《:1903年的〈苏报〉媒介化的视角》,张涛甫、王智丽撰写的《中国治理的三维框架》,郑雯、黄荣贵撰写的《“媒介逻辑”如何影响中国的?基于40个拆迁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三篇论文的获评价如下:

      黄旦:《:1903年的〈苏报〉媒介化的视角》,载《新闻与研究》2016年第6期。

      媒介化是指不仅仅报道,而且由于其在社会中的特殊角色和功能,能够改变的。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通过对大量史料的缜密分析,论证了《苏报》的媒介化,介绍了《苏报》在20世纪初的学界风潮中的作用,以及它是如何改变和形塑的。作者发掘和展现了中国现代报刊史上不同凡响的华彩篇章。

      本文抓住了目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互联网时代的治理,以清晰的条理从社会、社会心态、社会结构三个维度对之进行较为充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建构了以社会为表层,社会心态为中层,社会结构为底层的中国治理的三维框架,为新形势下的治理提供了新思。

      郑雯、黄荣贵:《“媒介逻辑”如何影响中国的?基于40个拆迁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载《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4期。

      本文以媒介逻辑作为核心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媒介逻辑如何共同作用于这一特定的社会活动。作者采用了模糊集(fuzzy set)比较研究方法,对发生于2003-2012年间的40个拆迁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媒介的内容逻辑比技术逻辑、制度逻辑更具影响力,但内容逻辑的影响力镶嵌于而不完全于制度。本文是模糊集比较研究方法在媒介研究方向的有益尝试。

      此外,在《新闻大学》推荐的候选优秀论文中,有2篇获,分别是单波、冯济海撰写的《学理论是如何与马克思主义发生联系的?》(载《新闻大学》2016年第3期),郭恩强撰写的《概念、语境与话语:“小骂帮大忙”使用之流变》(载《新闻大学》2016年第1期)。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