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臧克茂出生在江苏武进一个小地主家庭。但是,随着侵略者的铁蹄踏过中华大地,他的家庭已破落不堪。1951年,臧克茂考上了浙江大学,如果不是新中国的大学免费读书还供吃穿,他家连学费都交不起。
大学4年的寒暑假,他没有回一趟家,而是把分分秒秒都花在了用功读书上。1955年大学毕业,他在志愿书上连写三句“无条件服从组织分配”,被一纸公函送到了刚组建的哈军工。由于各方面表现优异,第二年他又被批准加入了,成为同批分配到哈军工的同志里第一个的人。
“没有就没有我的一切,我愿把一生献给国防事业。”这是臧克茂朴素的。55年来,无论在哪里、在什么岗位,他始终把干好每一件工作、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作为报效党、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他曾为我国第一艘潜艇设计推进电机,曾到大连造船厂给工人们授课,曾随“华罗庚小分队”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优选法”,也曾在化工厂翻译进口设备说明书……
1997年,65岁的臧克茂已是技术四级教授,到了退休年龄。经总部批准,他被作为保留专家延长退休年龄。1999年,装甲兵工程学院转隶总装备部,臧克茂为武器装备建设再立新功的又一次被点燃,一个课题接着另一个课题,一道连着又一道,到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臧克茂已经推迟退休11个年头。
课题难度大,他白天晚上连轴转,一人当成两个用,大年三十下午,他还在实验室忙着工作;科研经费少,他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出差住最便宜的小旅店,外出查资料就挤公共汽车,在国家专利局的图书馆,他一耗就是一整天,中午就着咸菜吃凉馒头……
检查结果如同:膀胱癌!的死神面前,臧克茂冷静下来,当即作出两个决定:一是千万不能让领导和同志们知道自己患病,要不肯定不能继续搞试验;二是抓紧抓紧再抓紧,一定要在病情无法控制之前把课题完成!
为了不让人知道自己患病,每次去医院检查,他都不用学院配备的教授专车,而是独自乘公共汽车前往。一次手术后,他疼得下不了手术台,扶着他坐到手术室门前的椅子上,没想到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起不了身。等他一瘸一拐回到家时,内衣已被血尿浸透。
酬勤。1995年,我国第一台PWM炮控装置终于研制成功。然而,就在PWM装置即将进行实车试验时,厄运再次袭来——在一次常规检查中,臧克茂又被查出前列腺结节,不排除癌症。为了确诊,隔一段时间他就要进一趟手术室,进行穿刺活检。为防止创口出血,他用棉垫卷成卷抵住创口,仍然工作。PWM装置正式列装后,使我军主战坦克火炮瞄准时间显著缩短,射击命中率大幅提高,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此后,臧克茂一鼓作气,先后跨越了坦克炮控系统直流到交流控制、液压到全电控制、模拟到数字控制、小功率到大功率控制等重重障碍,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交流全电式炮控系统”和“数字式大功率交流全电炮控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炮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控制方法。他的研究广泛应用于我国多种型号坦克,使火炮瞄准时间缩短47%,命中率提高35%,静默待机战斗时间增加了1倍以上。
“我是科研战线的一名老兵,攀登科技高峰是我的”,臧克茂身患癌症17年,先后攻克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2项、二等3项,获得5项国防发明专利。
臧克茂上课有个特点:教材比别人多,学生比别人少。他的教材不止一套,常常是把几所高校同类专业的授课教材都找来,择其精华而教之;他的学生总是不多,蜘蛛网一样的电图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学生少臧克茂也不在乎,即便下只有一个,他照样认真备课、认真板书。
臧克茂说,“作为一名老师,最成功的作品应该是自己的学生,学生飞得越高越远,自己越有成就感。”1993年,正值PWM试验的关键阶段,他推荐得力助手马晓军到大学攻读博士,马晓军几次恳求老师,先帮忙完成试验,以后再去读书。臧克茂对他说,“这次机会很难得。课题重要,你的学业一样重要,等你学成回来,还有更重的担子等着你去挑。”现如今,马晓军已成为电气与自动控制领域的知名专家,并担任了装甲兵工程学院科技委主任。这些年来,臧克茂陆续把8名学生送到外校学习,而且地资助他们学费。
春华秋实,桃芬。今天,臧克茂的学生,有的已经高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了科研领域的行家里手,一支年龄和学历层次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在他身边聚集,向一个又一个科学高峰发起冲击。在装甲兵工程学院,很多硕士生、博士生都知道,到臧教授的课题组去搞研究,压力大,但多;日子苦,但人快乐。(陈丽平童天佑巍)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