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努力用学术讲好当代中国——访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
  •   “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实践证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最适合中国的发展方案。”近日,一场围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媒介化社会”的中对话在展开。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在与美国大学欧文分校的电影与媒介研究教授凯瑟琳·刘的交流中如是说。会后,记者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及教育等问题对柳斌杰进行了专访。

      记者:新闻与传播学院一直在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您如何评价这些年的教育实践及?

      柳斌杰:对新闻传播学院系来说,马克思主义是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新闻与传播学院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思想,不仅设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研究中心,开设了相关的学习课程,还确定了不少研究和探索的科研题目,这几年做了很多工作,出了一些。

      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于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中,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统领新闻传播学各学科,而不仅仅是将其当作一门课程来上,以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情感和立场的新闻传播工作者为育人目标。在科研中,我们通过设置题目引导教师和学生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新闻学。

      三年前,我们启动了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校内相关学院、复旦大学及社会上一些马克思主义智库机构合作,一起推动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我们参与共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教学研究正是致力于占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学术制高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教育体系、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以鲜明的特色引领中国新闻学教育的方向。相关工作预计今明两年就能推出一些。

      此外,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中,尤其注重性。一方面,我们带领学生“走出去”,让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体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际应用,在与国外大学生的交流中,倾听他们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新新方法,丰富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们不断约请国外的各派马克思主义学者来校与师生对话,在交锋中激荡思想。

      柳斌杰:问题之一,我们在理论深度上的探不够,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和中国特色的新闻思想密切结合起来。我们讲中国特色,学姐别这样从实践上讲得多;讲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讲得多。问题之二,如何解决学科的特色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尤其是,我们不能因为强调特色而否认科学性,也不能因为强调国际化而中国特点。问题之三,我们所要构建的中国特色新闻学应该有更为丰富的理论学科来支撑,比如新闻学、新闻经济学、新闻文化学、新闻社会学等,但目前还在构想中。

      柳斌杰:当前,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机遇大好。习总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中专门提到了新闻学。高等教育规划也将新闻学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我认为,这些论述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提供了重要的遵循和。

      下一步,理论界、高等院校和重要应密切合作,从不同侧面研究、探索、丰富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发展。在国家层面上,也要更加重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集中力量,合作攻关,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搭建出学科体系和基本框架。

      必须认识到,仅靠新闻去讲述中国故事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用学术讲述好当代中国。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