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如何面对前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进行文物,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在文博会上,文物的新手段得到了不少展示,有关文化遗产的话题也随之延伸开来。
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文博专家院文清表示,如今考古工作的外沿在扩大,除了调查、发掘、整理之外,如今更加入了和利用的问题,对此,现代科技手段不可或缺。专家们告诉记者,如今,考古与化学学科、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已经在他们的工作中广为运用,还有的研究机构研发出了生物技术进行文物的手段。
在手纹乱现场,武大深研院文化遗产与研究中心主任倪婉还向大家展示了武大首创的文化遗产技术——利用机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考古遗址建立精细地标模型。她打开了为湖北八岭山遗址做的高清遥感图像:“以往的现场勘探中,我们很难辨认出墓葬的出入口在哪里,而从这个模型上就可以从它的形态上清晰地辨认出来。”她还介绍,高科技手段还可以对古建筑继续精细测绘,对于修复工作也能带来帮助。
的一家展商带来了一项名为“数字博物馆”的项目,也吸引了大批现场观众前来体验。只要手持IPAD,就可以进入兵马俑、布达拉宫、拉卜楞寺等文化遗址参观,并且通过摇动IPAD,就如同身临其境,可以360度不同方位欣赏这些文化遗址的高清图像。
开发方、易游无限公司的总经理谈星东表示,很多文化遗产出于文物需求无法对,但作为人类共有的财富,这些遗址是每个人都有去了解体验的,为此,这种新技术将可以提供接近甚至超越现场参观的体验。“比如兵马俑,游客是无法下到坑道里去观赏的,但通过这个技术,我们就可以走到这些兵马俑面前去。”
宋徽的字帖、王羲之的《兰亭序》、郎世宁的画像……从对岸来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则给观众带来了与文物“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年台北故宫的文物创意产品都是展会的热门展品,在现场,记者看到不少家长在教自己的孩子看字帖,识文物。
与往年一样,台北故宫博物院再次带来了大量的文创产品,今年的产品数量更高达4311件。“台北故宫进行授权,然后我们再去开发这些带有馆藏文物元素的文创产品,可以通过这些产品,让现代人了解到,以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台北故宫的合作厂商、好合苑公司的刘芬进说。
在文博会上,虚拟大学园联手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文化遗产与研究中心打造的展区好似一个小型博物馆。更神奇的是,昨天两位教授坐镇展区,现场对文物“望、闻、问、切”,解析各种文物如何防伪辨识,为观众答疑解惑。
昨天恰逢国际博物馆日,为了更好地普及文物知识,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文化遗产与研究中心专门请来武汉大学测试中心主任童华、湖北文博专家院教授文清两位重量级专家来文博会现场为文物“坐诊”。文清解释,为文物“治病”是个形象说法,主要是利用一些高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分析,“所有文物归根结底都是由各种材料制成,我们通过科学的检测分析,详细了解文物的材质,如此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文物修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