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6日印军进入中方境内开始,到中印互相仗、秀肌肉,再到中方各大部委强硬,最后到8月28日印方撤军、双方低调处理后续事宜,中印对峙共持续两月有余。
纵观整个对峙过程的演变,中方可以说是处处被动,只有招架之功没有之力。而印度方面则基本达成了全部的预设目标,即使最后双方都没有公布外交谈判所达成的内容,但绝大多数围观群众还是会得出中国做出了让步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除了口水仗和少量轻微摩擦外,没有给任何一方造成实质性的、可观察的损失。
我们以往的文章中也讨论过,中方面对印度的挑衅,不应外部在中国境内制造,创造中国的筹码,应该适当给予教训。但是也必须看到中方国内外事态的整体局势,在与印方较量的同时,也考虑更多可能对其他方面造成的影响,不能因小失大,事情最后演变的结果也确实如此。但作为一名拥有朴素爱国心的中国人,不得不说,中国这次“输”得有点憋屈。
中国被动地位受制于印度的“”手段,但并无多少可以制衡的方法。外交喊话口气再硬,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再充分,也没能改变印军盘踞中国领土两个月之久,而且最后没有道歉、甚至没有说明就而退的事实。
周边国家要么看热闹,要么拉偏架,没有支持中国的。在主要国际中间,少有坚定支持中国的,要么是看笑话等着中国,要么是印度对华强硬,搞军事冒险。和中印接壤的几个国家也迫于印度的,不敢公然支持中国,可以说在这次战中,中国结结实实吃了个哑巴亏。
中国在洞朗地区修,势必会增强对该地区的实际控制能力,而间接地增强对不丹、尼泊尔、印度东北各邦的影响力。如果用印方的思来说,就是威慑力。这是基础设施建设这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具有必然性。
越过表面看本质,印度的主要关切之一,是中国是否承认印度势在必夺的对南亚,甚至东南亚、中亚地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如果推到极致,就是所谓的“霸权”,正如印度提出的口号“印度洋是印度的洋”。
印度对周边地区有多大的胃口,在中方看来还是未知数,但已能明显感受到印度的野心不止于自己的国土之内,向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的渗透已经非常明显,未来是否还要继续向东?在西侧是否还要保持对巴基斯坦的攻势政策,以致于可能到一带一战略?此外,中国东北方向的朝鲜问题,东南方向的、南海问题,西北方向的新疆分离,这些都是中国必须通盘考虑的。
我们需要站在更远的地方来看待、分析局势。未来三十年、五十年,全球化会磕磕绊绊地继续发展,但发展遇到的阻力将比过去三十年高得多,面临发达国家民粹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的强力挑战,这是中国和印度共同面临的长期趋势。我们必须在这个基础上思考中国与印度的关系。
中国与印度的区别是,中国有更强的能力,通过国内政策缓和内部矛盾与压力。而印度的治理能力不足,无法完全通过内部的手段使内部积攒的压力与矛盾得到与缓解,所以还要找一些,或者制造一些外部的矛盾来转移国内的注意力,达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目的。
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是幸运的。在苏联解体后,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中国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由于认为中国的会自发地促使政体也向化发展,也乐于享受中国提供的廉价商品,所以消费至少是对中国的崛起抱一种“善意的忽视”。
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得到了高速发展,十几亿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融入到全球市场体系中。在这种高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矛盾被快速增长的经济带来的好处了,所以中国没有出现矛盾难以调解、爆发全面危机的局面。
而印度现在试图进行工业化,融入全球贸易体系,这个时机就没那么好了。现在印度想要振兴制造业,和中国一较高下。虽然它的人工成本更低廉,基础设施在改善中,国际可能也更加“友好”,也能通过国际金融系统取得资金。但即使不提其国内糟糕的运行效率和投资,不考虑印度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大规模工业化对劳动技能的要求,仅仅是现在风起云涌的逆全球化浪潮,就不是一个以制造业打入国际市场的好时机。
作为主要消费市场的国家,现在深受自动化的冲击,高薪的制造业岗位减少,消费能力下降。劳动力只能去竞争低端的服务业职位,但人们不愿意承认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更乐意接受“外国廉价劳动力抢走了你的工作”的说法,所以民粹主义、经济民族主义重新抬头。同时考虑到人均负债水平处于高位,过去三十年靠刷信用卡、靠借贷消费的增长模式也难以为继。
在这种下,印度想要承接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以廉价产品为突破口,进入全球贸易体系,在上存在很大的阻力,来自国家老百姓的阻力很大。而印度又缺乏“人有”的独特优势产品,所以至少在未来几年里,印度的制造业战略恐怕难以成功,至少与莫迪的计划会相去甚远,因为现在全球化的风向已经变了。
虽然印度国内现在普遍对中国抱有一种敌对情绪,但我们要地认识到,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几十年来的“中国”的宣传策略所致,而非印度人天生就恨中国。中印之间并无“世仇”,有着青藏高原的天然阻隔,中印两国又都是人口十数亿的大国,双方都明白无误地理解谁也不可能彻底地消灭或大幅削弱对方。敌对的政策对双方整体都有害无益,只有少数能从敌对政策中获益的集团,才会鼓吹、挑动民族敌对情绪。
只要停止这种挑动的策略,双方完全,也必将和解。即使如英法、德法这种有着百年以上战争历史的国家,在合适的时机也会和解。欧盟的建立固然有联合抵御苏联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双方的领导人和都看到了“合则两利,斗则两败”的历史趋势。难道双方之中都没有抱着不放的人吗?当然有,要知道那时经历过二战的人可大部分都还活着。但是在大部分人能够看清利弊,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合作将是一种历史必然。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困难,就是这是否符合印度者集团的利益。《者手册》中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框架来分析的决策,书中将能影响决策的人分为了三类:名义选民、实际选民和胜利联盟。其中对领导人决策最重要的是后两类人群。
区别一个国家是还是的并不是选举方式,而是看这个国家的胜利联盟人数的多少。因为篇幅所限,这里我们不展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看,中文版大约22万字。
说结论,印度虽然号称国家,但实际上国内被种姓、族群、行业分割得,是一个“部落化”的社会。真正能对集团产生影响的,还是少数“经济贵族”,即使选举本身不存在舞弊,他们也能通过利益的方式“购买”到成批的选票。
所以,虽然与中国和解与合作,能给国家整体和全体人民带来好处,但如果不符合“经济贵族”的利益,也无法实行。比如,如果使得印度更,与中国友好,那么来自中国优势产品、行业,是不是会与他们形成竞争?是不是会冲击他们的利益?当然可能。但通过立法、通过正式的国际谈判,能名正言顺地中国商品吗?恐怕很难。
所以他们国内的情绪、抵制中国货等等,就可以绕开这个,还能策应印度国内的税制,形成国内统一市场,提高印度市场的深度与韧性。一石三鸟,简直完美!在这种约束条件下,再加上与美国利益的(虽然是松散的利益联盟),印度短期内恐怕很难扭转的政策趋势。
不过这种状况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印度是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而且还在增长之中,而印度国内又没有巨量的天然资源能让者高枕无忧地核心支持者。长期来看,要稳定地获得胜利联盟的资源,只有向人民收税一条可走。
但人民也不是傻子,如果你的税率太高(真实税率,含官员等),那人民宁可闲着也不会去替你工作。苏联的一位工人在东欧剧变之后向记者说过一句话:“他们()付给我们工资,所以我们也在工作。”
印度者要想持续稳定地获得税收,迟早要给人民松绑,以激发经济活力,这势必要求更多的。比如,、减少对商业的管制等。
印度现在进行税制是一种尝试,但由于步子太大,触碰了太多国内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所以处处碰壁。其挑衅中国,也是寄希望于外部“压力”能凝聚国内各派系的团结。但现在看来,效果并不好。
虽然群众对中国的怒火被点燃了,但国内大家钱袋子的事情,那是另一回事,别想浑水摸鱼!所以未来印度为了继续推行,必将有更多动作,莫迪想要在2019年前取得一些,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所以中国目前比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以拖待变”,等待印度的时机。莫迪一计不成,必然改变策略,但以印度现在的基础条件,莫迪想搞一些激进的策略恐怕难以成功。当他在国内的时候,就是中国突破的机会。
和中国更友好地做生意,这对印度国内的商人阶层有一定吸引力。当这个吸引力超过执行政策垄断国内市场好处的时候,中印的和解就有了基础。只要届时其国内商业对集团的影响足够大,中国的政策就可能被放弃,什么教科书挑动民族之类的自然就消失了,中印友好的前景也能水到渠成。
风险当然也有,那就是集团搞军事,靠枪杆子反对,缩小集团的人数,形成一个“”。这样即使印度经济不发展,其胜利联盟因为分钱的人少了,所以即使总量不增加也能过得更好,这样的动力也就烟消云散了,印度将成为一个更封闭的国家。
两种可能性都存在,但更大的可能是一种“中间线”,而这种方式“毒性”同样不小。继续慢吞吞地、进两步、退一步地,那样对印度的损害可能更大,而同时中国却在大踏步地前进。这种前景对印度人民的,可能比印度变成一个国家少不了多少。
中印都是崛起中的大国,两个的大国的“碰撞”必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结果是“亲者痛,仇者快”。中印两国之间不应,也不能玩“胆博弈”,尤其是两国作为邻国的关系改变不了,这种互动以后要一直重复下去。
这种情况下,“胆博弈”没有真正的胜利者。上一轮的赢家会重复它的策略,输家会心怀怨恨伺机报复,必然会在未来的某一次较量中,互不相让,迎头对撞,同归于尽。
延伸相关词: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倒追小伙被当保姆,陆贞传奇演员表,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莫小棋三级,保拉的诱惑,李慧珍老公,luciano rivarola,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电视剧当狗爱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