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英语系学妹问我,大学生活中对哪些事情还记忆犹新,有哪些做法至今还令我心中愉悦?也许我的答案总结概括起来只有一个,那就是完成了大学英语系清单!
我读大学时,一开始外语系员就给我们推荐开具了英语专业四年里必读英文原著100本、不看字幕即要懂的英文电影100部、不看歌词也要能哼唱的100首英文歌曲清单,说是师承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传统,因为我们学校外语系太多老师毕业于南大外院。南京大学英语系学生大学四年每个清单目标数是400,我们学校不如南大外院就精简为100。按照他带外语系的过往经验,即使任务量只有南大外院的四分之一,但也有太多人难以完成,说四年后他再来统计,中间他采取放牧状态。
等到我们四年大学时光快结束时,员虽然晋升到大学管理层更高的职位不再直接管辖外语系,但他依然外语系办公室管理团队来做调查。是的,外语系本科四年必做三种清单共300个任务全部完成者,真的凤毛麟角,而完成这些任务的学生几乎都要么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要么找到了与英语专业非常对口的相对高薪的工作、要么出国留学,但最起码都通过了英语专业相对较难且含金量较高的专业八级考试。
很庆幸,我是这外语系本科四年这三种清单300个任务都完成者之一。我至今还记得,严格按照英文字母排序将英美作家名字列了个清单表,每个作家名后面都有一两部文学作品名字,然后在南京各大书店和高校图书馆四处来英文原著泡在学校图书馆或自习室一一读完的场景。虽然目前我从事的新闻传媒工作和本科英语专业技能养成关联不大,虽然当年看的那些英文原版书、电影和音乐如今也记忆不够深刻,但完成大学专业学科必做清单的做法我依然记忆犹新,因为清单完成让我受益终身,令我感觉到心中愉悦。
所以我认为,大一刚入学前后,一方面即寻找和请教这个学科领域的硕导博导哪怕是优秀的学长学姐等学科前辈开具四年的书单,然后用三四年的时光把读书清单意义读完,把必备的基础性技能都一一学会;
另一方面,把大学生涯必须要做的重大事项也列个清单,比如恋爱、旅游、活动参与、学科竞赛、辩论赛、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备考、英语技能、作品发表和论文专著写作等等,然后用三到四年逐一完成,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写个总结,划个[√]后表示完成马上进入下一个任务完成......以上类似的清单完成是一个人若干年后在回顾大学时代时感觉最重要最无悔最温馨之事。
三年前,有次我妈妈从医院手术室内被推出来之时,因为做了半天的手术任务大功告成,几个执手术刀的主治医师都长舒了几口气,而我注意到他们给我妈妈做手术统计之用的小本本内页都被圆珠笔涂满了消除横杠,整整二三十页可能有七八百个清单都给逐一划线消除完成。于此,我对清单完成的之情便更加油然而生。
最近几年的畅销书《清单》是令我非常受的一本书。它的作者是《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100位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入选的医生——葛文德大夫。在书中,他提及每年全球至少有700万人在术后残疾,而至少有100万人没有走下手术台。其中有想当一部分是因为医疗事故。目前,人类已知的疾病超过13,000种,治疗方法也是数万种。医生可用的药物有6,000多种,有4,000种医学和手术步骤。在重症监护状态下,每位病人平均2小时要接受178项护理操作,而且每项操作都有风险。书中是这么总结的——
“看着这些数字,你就明白,不管医生们有多负责,差错都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医生们摸索出来的方法就是——凡事列出清单,然后逐步执行。
清单是什么?它不只是一张纸,甚至不只是一个工具,它其实是人类应付现代复杂事物演化出来的一个大脑外挂系统。
清单为什么会有用?因为它比大脑可靠。使用清单,就把工作流程从依靠回忆和经验,变成了一种可视化的总结性的强制约束,从而确保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重要的环节不被遗漏。大脑有了这么个外包商,繁重的记忆工作的负担被减轻了。”
让大脑干它最擅长的事,那就是在关键时刻做关键判断。一个巨大的任务目标一般都是由很多个关键判断和众多关键目标构成。在攻克大任务大目标之前,你不妨列一个强制性的总清单,然后对照清单一一去提高专注度和付出超强的执行力,清单能导引你去非常有效率地对小任务各个击破,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地向完成总目标靠近。